大石桥乡横沟村

 二维码

DJI_0131.JPG


DJI_0136.JPG


DJI_0139.JPG


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,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、美起来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南阳淅川县通过植树造林、发展生态经济,不仅保护绿水青山,也让老百姓有了金山银山。


在南阳淅川县紧邻丹江口库区的卧牛山上,造林大户赵新民正在栽种火炬松。


南阳淅川县大石桥横沟村种植大户 赵新民

这里的地质条件比较差而且这里水源比较缺乏,在山上种树全部都是用三轮车拉的水。


卧牛山土层单薄,草木难生,存在荒山石漠化现象。为了提高林木成活率,淅川县通过与专业造林队、造林大户签订造林合同,当年栽树,次年10月验收,活一棵验收一棵。如果达不到85%的成活率,补栽后第二年再验收。


南阳淅川县大石桥横沟村种植大户 赵新民

这样大大提高了植树人的积极性和他的责任心,每天早上都是六七点钟来到工地上,晚上干到太阳落山,植起树来他对每一棵包括挖窝、选地,他都非常认真去做。


“一锤子买卖”变成“年度考试”,造林大户的积极性大大提高,办法也多了起来:移土培肥、修“鱼鳞坑”、分级提灌,全县造林成活率逐年上升。目前,淅川实行合同化造林治理荒山53.2万亩,人工造林面积连续十年居全省第一位。


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,淅川县每年将退耕还林、生态公益林等扶贫项目资金向贫困户倾斜,1650名贫困人员走上了护林员岗位。淅川县还引进多家生态农业公司,因地制宜发展软籽石榴、黄金梨、大樱桃、薄壳核桃等生态产业。


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 詹学勇

我们流转了五千余亩土地,已基本形成花红叶绿、十里长廊、依山临水、林果飘香的观光采摘园,预计农业产值可以达到2.6个亿。也可以更好地带动贫困户,让百姓更多贫困户端上生态碗,吃上生态饭。


与此同时,淅川县坚持把植树造林与旅游开发相结合,通过发展生态景观、开发农林业体验游、采摘游等项目,将全域旅游、乡村旅游和林果业发展、造林绿化有机融合,形成集生态观光、滨水休闲、乡村度假等于一体的生态廊道。


淅川县委书记 卢捍卫

我们坚持走绿色发展,把造林绿化与保水质、富群众、兴旅游结合起来,既保护了水质和生态环境,又打造了“春有花、夏有绿、秋有果”的生态景观,依托生态经济助推乡村振兴,让群众获得了远超传统产业的高效益,真正实现了把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。


美图欣赏


    DJI_0131.JPG               DJI_0132.JPG  



   DJI_0134.JPG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JI_0135.JPG



    DJI_0136.JPG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JI_0137.JPG



    DJI_0139.JPG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JI_0143.JPG



DJI_0144.JPG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JI_0145.JPG



DJI_0151.JPG   

文章分类: 美丽乡村
分享到:
地址: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北区政务中心 旅游咨询:0377-69229233
旅游投诉:0377-69231234 邮箱:nysxcxlyj@126.com
会员登录
登录
其他账号登录:
我的资料
留言
回到顶部